辽沈战役中,东野的12个纵队,约40万大军全力出击,战况异常激烈。主要任务是攻占锦州、战胜辽西和占领沈阳,这几场战役中,东野的多个主力纵队展现了非凡的表现。那么,哪几个纵队的表现最为突出呢?
显然,最为出色的纵队是刘震指挥的第二纵队,以及韩先楚指挥的第三纵队。尤其是在锦州战役中,东野的2纵和3纵联手进攻,齐头并进,贡献最大。到辽西会战时,3纵成功擒获敌军廖耀湘,完全超越了2纵的风头。然而,智取沈阳时,刘震带领2纵奋勇向前,星夜兼程,抢在前线,占据了主动,毫不逊色于3纵,被誉为“破寨大王”,名副其实。
其他纵队也有不错的表现。李天佑指挥的1纵在后方出奇制胜,邓华的7纵、段苏权的8纵稳扎稳打,各自为战,屡立战功。詹才芳的9纵也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锦州攻坚战中,歼敌2.3万,生俘敌军重要将领,包括东北“剿总”副总司令范汉杰和6兵团的卢浚泉,成了五大主力中的佼佼者。而在辽西会战中,9纵还成功切断了敌军廖兵团的南逃之路,为全歼该敌立下赫赫战功。
展开剩余68%然而,9纵在追击营口52军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。在营口战役中,面对敌军刘玉章指挥的52军,情况变得复杂且艰难。1948年10月27日,辽西会战的关键时刻,林总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漏洞——一直潜藏在辽南地区的52军。早在10月24日,52军的2师和25师悄悄从鞍山、辽阳出发,偷袭营口,并迅速占领了该地。这个变化令林总警觉,立刻向中央报告。
随即,林总得到了主席的回电,责怪他们未曾预见敌人可能将营口作为退路,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误。面对这一突发局面,林总立刻决定调动部队。然而,形势复杂,东野的兵力十分紧张。在这种情况下,唯一可派的增援力量是独2师的7000人。
52军与东野早有过多次交锋,其中2师和25师曾参与过进攻山海关的战斗。即便是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后,52军依然是一支强悍的队伍。而对于东野来说,独2师的7000人显然无法与敌人2.8万的大军抗衡,但形势迫在眉睫,林总也只能暂时派遣这支力量进行拦截。
由于52军的强大,独2师面对这样的敌军几乎无法正面抗衡。不过,出乎意料的是,独2师却与撤退中的廖兵团意外碰面,成功阻击了敌军。廖耀湘误以为这是东野主力的到来,导致10万大军在错乱中陷入了东野的包围。
然而,随着营口之战的推进,詹才芳率领的9纵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。在奔袭营口的过程中,9纵的部队由于过度疲劳,战士们几乎没有休息,行军过程中甚至有人出现打瞌睡的情况。为了避免掉队,战士们只能用绳子将彼此串连在一起。然而,更为不幸的是,10月29日上午,詹才芳的吉普车在途中触雷,车内的四名人员受伤,局势一度紧张。
幸运的是,经过一番紧急救治,詹才芳等人并无生命危险。就在9纵主力抵达营口后,局势却发生了变化。敌军的25师展开反扑,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。在这期间,9纵的25师因为长期未曾休息,遭遇了敌军的偷袭,损失惨重。
尽管如此,经过11天的激烈战斗,9纵最终成功占领了营口港。敌军刘玉章在此撤退的过程中,试图利用登陆艇逃生,但也未能如愿。至11月2日,9纵终于完成了营口的解放。
这场战斗的结果虽然带来了重大胜利,但也暴露了东野在兵力调动上的局限性。9纵通过这场战斗歼敌1.48万人,然而,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并非仅凭一支部队的努力。整个战役中,东野共歼敌4.4万余人,完成了对敌的重要打击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个人股票配资,加杠杆炒股票,中国配资网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